如今,冰雪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在“三亿人参与冰雪”的口号的带动下,青少年无疑是未来冰雪项目的主要受众,围绕着产业上下游的发展,培训市场将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业务板块。
近年来,随着宋安东、英如镝这样的后起之秀亮相北美职业冰球联盟,这项极具观赏性的团队项目,开始受到不少青少年及年轻家庭的喜爱。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共有20余万中小学生上冰,其中在北京市冰球协会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已超过3000名,注册球队超过150支。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目前冰球培训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及条件。
众所周知,冰球培训及其装备的消费着实不菲,但又是什么让这么多家庭送孩子学冰球?北京冰球队一位队员的家长道出了玄机,当初让孩子从小学冰球的一个重要原因无非是看到同龄的小伙伴穿着酷炫,时值2008北京奥运会举办不久,冰球在国内尚属一项小众运动,对于整个家庭而言,这样的选择也算是一种“尝鲜”。
但是这个选择很快便看到了成效。根据国外经验,培养孩子上冰的最佳年龄段在3-6岁,这也意味着家长必须全程陪同参与。与孩子早早到冰场集合,还要“辅助”他们穿冰鞋、戴头盔及穿戴各种护具,甚至配合教练管理孩子的情绪。从孩子可以自行更换冰球训练服开始,生活中各方面的独立性都不经意间培养了起来。得益于长期的训练,孩子在学校组织的生活中团队意识也会逐渐提升。
而随着孩子不断发育,依据身高不停地更换装备,依据水平选择不同级别的培训,都是这个家庭中最重要的议题。对于有一定实力的家庭来说,冰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还能够让家长陪伴孩子的成长,无疑是良好的选择。长期的坚持投入,其实也存在着必然逻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全国各地对冰雪进校园的重视,“冰球特长”逐渐被更多的年轻家庭所认同。对于家长而言,培养孩子学冰球本质上依然与教育挂钩,这也在不经意间带来冰球甚至冰雪文化的普及。在冬奥的契机下,家长对于项目的认同,也为冰球培训市场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土壤。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