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融创雪世界开业,成为了近期雪友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南方的高温闷热与室内的冰天雪地形成了巨大反差,雪友们相互探讨着是否要在这炎炎夏日到广州感受一下这全球第二大、华南最大的室内滑雪场风采,以解雪友们在夏季对于“白色鸦片”的渴望。
近几年,国内的室内滑雪场如雨后春笋数量激增,据《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2018年度报告)》所显示的数据,在2018年新增的39 家雪场中,有5家是室内滑雪馆,截止2018年底,国内开业的室内滑雪馆已达26家,其中浙江、湖南、湖北、贵州省的室内滑雪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卡宾滑雪总裁、《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作者之一伍斌表示,目前中国的室内滑雪馆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其次是荷兰、英国、德国、日本和印度,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在建待建的室内滑雪馆不下20家。
业内人士对于室内滑雪场的经营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中国第一本滑雪攻略书《滑雪在中国》作者郑峻峰说:“相对于大多数常年亏损的室外滑雪场,室内滑雪场盈利的可能性更高,高昂的建设成本可以由带动的地产销售来收回,而城市大型商业综合地周边地产的销售比季节性强的山地雪场地产容易得多。高昂的电费和运营成本可以由更多的人流量和对城市客人的渗透率来抵消。”郑峻峰对于广州融创滑雪乐园的经营进行了简单评估,他说:“一年的运营成本大约是4000万元,而在营收上以全年60万人次,客单价300元的保守估计,年营收将高达1.8亿元。如果再加上餐饮、酒店、门店的消费,室内滑雪场赚钱效应似乎比传统的山地滑雪场更可观。这是在保证科学设计、建设质量、使用保温材料、精确计算市场大小来确定投资规模等诸多前提下的估算。”
相比于融创雪世界这种超大投资体量的室内滑雪场而言,一些小型室内滑雪场,投资成本和运营费用较低,能较快收回成本,在冬奥的大背景下,这让一些企业家看到了机遇。位于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境内的青田室内滑雪场,从建筑材料、设计工艺、建筑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创新,如今已成为国内室内滑雪场成型的运营案例。这个室内滑雪场是业主郑豪迈花了9年时间亲自设计,建造的一座标本式的室内滑雪馆。为了降低建造成本,他用气膜代替了传统的建筑主体结构,不但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施工成本,还因为气膜的保温性能比传统的建筑材料好很多,能有效降低日后的运营成本。青田室内滑雪场改变了传统的室内整体制冷的模式,采用雪下铺设制冷管道的方式进行制冷,一是利于利用雪层保温,降低能耗,二是能使滑雪馆室内的气温不至于太低,提升滑雪者的舒适度。
纵观国内的室内滑雪场,大多数都建在南方,长久以来碍于地理环境所限,中国南方的滑雪人口不如北方,而滑雪对于南方人们的吸引力并不亚于北方,南方兴建的多座室内滑雪场无疑看中了这一商机,让雪资源稀缺的南方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滑雪的乐趣。而室内滑雪场温度舒适、无风、四季可滑等优势,吸引了众多雪友来到室内滑雪场进行反季节滑雪。对于滑雪体验式游客和初学者而言,室内滑雪场坡度较平缓、环境适宜等优势更是他们的首选。目前国内多家室内滑雪场是作为商业综合体的配套项目而建设的,同时配备了娱雪项目供大众进行雪上娱乐,这更是吸引了更多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体验雪的乐趣。国内室内滑雪场建设提速,遍地开花,正在炎炎夏日刮起了一阵白色风暴。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