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锦赛中国女冰接连负于荷兰和波兰,已经彻底失去升组可能。虽然在对阵荷兰的过程中中国女冰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在对阵波兰时中国女冰打出了好的开头和结尾,但实力上的差距依然明显。面对身体明显强壮于自身的对手,中国队的速度优势难以发挥,进攻上的脱节、激烈身体冲撞下的失误与犯规是中国队落败的原因所在,就如同中国队队员孔明会所说,“对方球员身体比我们强壮,也更能抓住机会,我们得让身体变得更强壮。”
需要强壮的不只是身体素质,在国际女子冰球快速发展的当下,中国女冰只有在后备人才培养、国际交流、训练模式和手段上都变得更“强壮”,才能实现中国女子冰球的长久发展。
在4月10日中国对阵波兰比赛时,国际冰联主席法赛尔来到了赛场。去年国际冰联特批中国男、女冰球队获得直通北京冬奥会资格,法赛尔本人也一直努力促成此事并关注中国冰球发展。法赛尔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参加北京冬奥会是中国冰球迈出的第一步,在冬奥会上学习只是个开始,中国冰球有很长的路要走,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冰球运动的基础工作。
回归到国家队,后备人才的培养无疑是最基础的工作之一。中国女子冰球曾经有过辉煌的战绩,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女冰曾两次夺取亚冬会女子冰球冠军,并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取得第四。但随后此项运动陷入低谷,人才流失严重,中国女子冰球队水平与成绩明显下滑,后备人才几近枯竭也导致了中国女冰成绩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只有后备人才的培养变得“厚实”“强壮”,中国女子冰球国家队的选拔才能有源头活水。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中国女子冰球队逐渐回暖。北京昆仑鸿星俱乐部组建女子冰球俱乐部落户深圳征战加拿大女子冰球联赛(CWHL)“与狼共舞”,中国冰球协会组建国家集训队长期外训外赛,北京、哈尔滨等地也陆续共建冰球队,提升中国冰球的人才厚度。此次参加世锦赛的中国女子冰球国家队队员也大多出自这几支队伍。对阵拉脱维亚时梅开二度的鲁双来自北京队,在本届世锦赛获得多次进球和助攻的方新则常年在CWHL联赛征战,中国冰球各项改革的成果已经逐渐显现。
然而对于目前仍然征战于世锦赛甲级B组的中国队来说,虽然获得了直通冬奥会的资格,但与冬奥会上的强队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不到三年的时间或许无法快速弥补实力上的差距,但正如法赛尔所说,“冰球运动员的培养需要十到十五年的时间,中国队参加冬奥会只是一个开始。”中国女冰的道路还很长,只有收获更多的“耐心”,中国女冰才会变得更加“强壮”。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