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塑胶跑道、运动地板、照明、围网、看台坐椅、人造草……今年体博会上,作为展会第二大展区的场馆设施及营造展区,展览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展出类别几乎涵盖了所有场馆营造业品类,涉及行业上下游各种配套产品。近几年,随着我国场馆建设的日新月异,中国的场馆营造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不过,在今年体博会上,许多企业也向记者表达了在畅享行业高速发展红利背后的烦恼。
“我们的金属结构件、注塑件、模具,还有一些相关的零部件组件和固定件,里面要考量的东西很多,最后要成为一个稳定成套系统的产品,需要投入数目可观的研发费用。如果别的厂商很简单地倒倒模,这样对行业中进行积极创新的企业是不公平的。”从事体育场馆坐椅生产的深圳领先康体实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媒体能够帮助他们多呼吁,让组委会能进一步加强在展会期间对于企业知识产权的监管和保护。“因为抄袭的现象太严重了,我们一些具有核心技术的新品现在都不敢在展会上进行展示,只能进行定点的客户营销。去年我们和德国一家公司联合设计的一套新品展出之后,被多家企业假冒。”
“预制型跑道产品近两年也是市场的风口所在,这方面除了产品抄袭之外,一些新进这个领域的公司,为了快速推广自己的产品,会盗用我们一些产品及业绩的图片作为自己业绩来进行宣传。”广州同欣康体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晨告诉记者,他在2011年拍摄的一张他们企业制造的跑道图片,在多家企业的平面和网络宣传资料可以看到。“这次体博会我们的同事也收集了一些厂商的宣传资料,稍后我们会对他们发送律师函要求纠正,当然我们也会保留起诉的权利。”
“我们现在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今年我们把律师请到体博会,现场取证侵权行为,目前已经发现有两家企业的产品可能对我们的专利产品有侵权行为,我们会与对方进一步沟通。”生产拼装泳池的江阴四方公司董事长史方度表示,体博会上,四方公司研发的所有展品都可以单件出售,并不会保守技术。在互相尊重、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公司的专利技术是可以向同行授权生产的,同时,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如有好的专利技术,也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授权。据悉,四方公司目前共有80项专利,通过这次展会,他们希望以开放合作的姿态,带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
“在我们国家,打赢知识产权官司往往只是小范围知道,对于侵权公司的品牌形象损失影响不大。”对此,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文义建议,企业在打赢知识产权官司后要通过媒体进行广泛传播,要让侵权者有所忌惮,让侵权者付出品牌损失的沉重代价。
业内人士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火种。优秀企业在产品创新上投入了大量的成本,而跟风者却只要简单地抄袭和盗用,这对于中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是极大的伤害。目前体育场馆营造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亟待加强,唯有努力营造坚持自主创新、以工匠精神提升产品品质的市场环境,才能让行业迈上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