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一位八旬老人因平步机橡胶把套脱落意外摔倒,造成手腕骨折;四川蒲江一小女孩钻进社区健身设施头部被卡,出动消防救援……进入九月,频发的意外事故让室外器械的质量及安全问题再次引发不小的关注。
近年来,尽管智能化已成为健身器材发展的趋势,但器材质量参差不齐、监管难等“顽疾”,让室外健身器材的配建管理及日常监管维修工作成为一直困扰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作为由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共同出资组建、具体实施体育用品和器材认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北京国体世纪质量认证中心通过新推出的二维码管理系统,在为企业和消费者开展产品和服务认证的同时,也对室外健身器材的采购、安装、监管、使用和维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了解,新推出的二维码管理系统主要分为厂商网络后台系统和厂商装维小程序,分别帮助厂商后台运营人员和厂商装维人员管理使用。据国体认证中心副总经理袁义龙介绍,二维码管理系统的一大特点即增加了微信小程序的支持,实现厂商安装、维修上报、产品二维码核查以及用户对器械产品报修等功能。通俗地说,即装维人员在安装及维修的过程中,对设备的信息进行录入和上传,而用户也可通过二维码实现对设备的信息查询和报修反馈。众所周知,面对室外健身器材数量多、分布散,因日常损耗存在安全隐患的现状,想依靠体育行政部门的人力实现器材的定期安检和养护难度巨大。从这个角度来看,二维码管理系统的使用,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室外健身器材的安检效率,也进一步完善了器材状态跟踪的监管流程。
事实上,随着物联网、云技术的使用,带来健身器材的迅速发展,未来智能健身器材行业发展还将出现借助互联网进行远程互动、在线指导和体质测试分析功能等新的趋势。对于各级体育部门而言,除了面临传统健身设施的生锈、老化和损坏问题,在对智能室外健身器材的采购中也需提出新的验收及安装标准。据袁义龙介绍,针对目前智能室外健身器材普遍存在的不足,如系统稳定性差、屏幕辨识度不足、计数单位不统一、声控扰民等导致使用者体验性差的问题,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在要求企业保证智能室外健身器材质量的同时,还特意加强了安装方面的要求。
据悉,随着新二维码管理系统的投入和使用,厂商对器材设备的安装不仅要满足《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19272-2011),对于电子部件防水、防潮、防风以及雪载荷的问题还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国家标准。与此同时,所有安装后的器材要在半年到一年内进行复验,并由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跟踪验收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室外健身器材的公共服务属性,安装工作通常由市政部门负责实施。因此,针对安装这一薄弱的监控环节,第三方机构除了对产品质量标准进行认证外,还将重点增加对安装工作的监督检查。据袁义龙透露,相关认证工作的下一步将会在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基础上推行安装服务认证模式的管理,具体内容包括安装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相关安装记录以及二维码安装提报等。
相关数据显示,作为国内室外健身器材领域唯一一家认证机构,目前已有20家企业的近400件产品顺利通过了国体认证中心的第三方认证评定。据悉,随着智能室外健身器材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及各省区市体育局在招标采购工作中均要求企业以取得国体认证资格为准入条件。
不难看出,随着第三方认证机构的介入,对智能室外健身器材进行有效的跟踪验收检查,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前期的安装监督工作,也极大地提升了室外健身设施的质量安全保障。对此,袁义龙则表示:“二维码管理系统和安装服务认证,对于智能室外健身器材的质量和安全监督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