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然而,由于早些年一些城市规划忽略体育场地需求,加上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建设增速,商业地产开发等因素,使得市区土地不断溢价,在一些城市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也不为过。于是,一些新建的大中型体育场地不得不“落户郊区”,生活在市区的群众只能选择周末或节假日去健身,距离渐渐成为“健身常态化”的路障。
要想满足市民更多的健身需求,盘活现有场馆资源,成为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除了学校场地开始尝试对外开放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废旧厂房再利用上做起“体育文章”,并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上海“翔立方”场馆设施就是在老厂房基础上改造而成,为市民提供近20种运动项目,以免费或公益价格向市民开放。
今年8月,浙江衢州市三衢路的全民健身中心开始对外试运行,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良好的健身氛围,让前来体验的市民赞不绝口。市民王秀萍带孩子来游泳后对这座“空降”在家门口的健身中心给予很高评价,“感觉非常好,运动设备比较齐全,环境也很好。”市民叶季青则对交通配套设施很满意,“这里是衢州市规模比较大的健身场所,开车来这里,停车非常方便。”
然而,这个让市民称赞的全民健身中心,在一年以前还是个闲置的粮仓。这座位于市中心地段的建筑群,总占地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究竟是改造利用,还是拆后将土地商用,成为摆在衢州市政府面前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不过,最终考虑到衢州市大型体育场馆设施较少,难以满足市民日常健身需求,结合旧粮食批发市场现有建筑风格特点和布局,衢州市决定通过改建、局部拆除、整体运营规划,将这里打造成全民体育健身中心。“像这样一处废弃且地理位置好的地方,不能让老百姓共享,满足百姓之需,将是很大的浪费。”衢州体育局副局长吴剑波表示,“根据‘活力新衢州’的思想,再结合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这一理念,我们把整个城市能级提升上来。”
改造后的衢州全民健身中心,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目前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游泳馆、少儿体验馆、足球场等6个场馆对外开放,预计明年1月内部全部改造完成后,可完全向社会开放。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除游泳馆、少儿体验馆,其余均免费对外开放。正式营业后,价格也定位于平价,远低于私有健身场馆费用,从而真正做到惠民利民。
如今,随着城市功能转型升级,许多城市的老城区开始有了闲置的仓库、厂房。若在旧厂房改造上多考虑群众健身需求,努力做好“体育文章”,群众就近就便健身的目标指日可待。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