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共享,让健身更便利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19-10-30    作者:王灿 冯蕾 李金霞 刘昕彤 顾宁 林剑

说到共享,大家并不陌生,共享单车、共享出行、共享衣橱等等。一系列与共享有关的业态,如今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身边,也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便利的生活方式。

在众多共享形式中,共享体育近些年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共享健身场地、共享健身卡、共享教练、共享器材等等。在共享时代,人们共享的是不同的体育资源,收获的是便捷与健康。

以共享健身卡为例,办了健身卡却由于种种原因,只消费了几次,便将健身卡束之高阁,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仅浪费钱,而且起不到很好的健身效果。然而,随着共享经济的出现,三五好友合办一张健身卡成为可能。一、三、五你健身,二、四、六我锻炼。一张健身卡在大家的手中不仅发挥的作用更大,而且覆盖的人群更广。

再比如共享健身场地,一块篮球场,如果只是自己在打球,不仅没有意思、参与感不强,而且就场地的利用率来说也很低。然而,随着共享健身场地的流行,通过手机APP大家便可在同一时段,组团预约同一场地,不仅共同打球健身的伙伴找到了,而且价格低了,场地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

W_563997_19080614_nmz.jpg

又如时下流行的共享健身舱,在不少小区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相比起传统的健身中心来说,共享健身舱节省用地资源,占地面积小且多靠近社区、公园等,比较便捷。其次,收费模式更符合年轻人的需求,多采用月卡或是按小时、分钟计费,消费者可以随练随走,无后顾之忧。再有,就是自助模式,无需排队,通过手机APP就能查询何时可以进行锻炼。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共享健身虽然有很多优点,可目前不少共享健身消费还只是停留在传统健身消费的升级版或加强版,并没有太多共享健身独有的形式。如果长期停留在这样的发展中,时间一久对于大众的吸引力难免会有所下降。

对于共享健身的提供者来说,无论是健身场地,还是健身教练,其本身都已天然具备体育的共享属性。也就是说,就算没有共享健身的出现,这些健身资源同样是共享的,而现在只是将这种隐形的共享变成了显性。

要想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资源提供者尽可能全面的了解健身群众的需求,小到器材的使用,大到场地的便捷性等。只有满足大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共享健身的作用,带动更多人参与健身,收获健康与快乐。

共享健身教练:降低健身成本 加倍锻炼效果

今年33岁的刘子渊和40岁的王波是来北京创业室友。他们共享房屋、共享车子、共享美食、共享资源,已经习惯着共享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快乐。

“因为总是去外地出差,饮食作息时间不规律导致身体健康情况下降,总是觉得很疲劳,身材也开始渐渐‘发福’,于是一直有健身习惯的室友拉上我一起去家附近健身,跟他一起共享私教,这样性价比很合适,两个人一起锻炼也更有意思更有动力。”王波说。

室友刘子渊平日里性格内向,王波的加入让他的日常锻炼效果增倍。刘子渊说:“增肌减脂是需要长期坚持锻炼才能见效的,之前我每天练习虽然都很认真,但是也很枯燥,在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还好室友来‘助阵’,让我坚定了运动的信心。王波是东北小伙儿,说话风趣幽默,每当练到极限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就会鼓励我,或者开一句玩笑,就让锻炼气氛轻松了很多。近3个月来,我的体脂率从25%减到20%,深蹲力量增加到30公斤左右,肌肉质量也增长了不到5斤。共享教练,不仅提升了健身消费的性价比,也共享了快乐的健身时光。”

“来上共享私教课的组合一般都是闺蜜、同事、室友还有情侣档。几个人要有共同的锻炼目标,才可以一起上课,比如目前较普遍的是男生一起来增肌减脂的,女生一起来减肥的。原先单人私教课,人均每小时320元,共享私教2人课程一个半小时,人均250元。‘1对5’小团课则更划算,每周一、三、五晚8点都会开课。”北京钛健身工作室教练张超介绍说。

“锻炼不在一朝一夕,而是一件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事情。共享私教,共享健康,共享锻炼成本,加倍锻炼效果。”谈及共享私教的好处,张超这样说:“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学员对于‘1对2’私教课程的需求,我们健身工作室才开了这种共享私教的课程。两个人在一起锻炼的过程中,相互监督学习,相互‘较劲’,也相互鼓励加油,不仅让健身不再枯燥,让运动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真正的变成一件有头有尾的事情。

W_16426004_19080420_l.jpg

共享健身卡:让闲置的卡“动”起来

多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健身或减肥一时兴起而办了张健身卡,刚开始还能坚持去,后来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健身次数还没用完就彻底闲置了。有的人办了张健身卡,因为健身房搬迁或转让,手里的健身卡成了无用卡。健身卡不菲的费用就这样浪费掉了,很多人懊恼抱怨。“共享”理念的普及,让很多人看到了新模式,两三人合办共享一张健身卡,降低了费用不说,还免得闲置浪费资源。

“健身卡可以合办共享当然很好,但也仅限两三个人最好,合办共享人最好还是好朋友免得闹矛盾。”和朋友共用一张健身卡的汪心洁说:“我想去健身房健身减肥,但是又怕万一自己坚持不下来,办一张健身卡就浪费了。”纠结于此的汪心洁很是犹豫了一段时间,直到有一次跟闺蜜聊天说到这件事,闺蜜出主意说“正好我也想去健身房练练,咱俩用一张不就好了,你去的时候我不去,我不去的时候你去,咱俩这关系也不怕分配不均起矛盾。”

就这样,汪心洁跟闺蜜合办了一张卡,俩人时不时地去练练竟然用完了卡里的次数,后来又办了一张。汪心洁说:“共享健身卡有好也有坏,好处在于可以避免浪费,对本人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但可惜的是不能跟我闺蜜一起去,而且还要避免健身房知道不给用。如果健身房能推出共享健身卡或家庭健身卡,一张卡可以关联几个人就好了。”

汪心洁的想法在有些健身房已经实现,推出了共享健身卡,办一张健身卡可连带一张副卡供两人使用。在杭州有家科技公司甚至推出了一款预付卡,可以让闲置的健身卡共享给别人使用。

据了解,这款名为SPC共享卡使用起来很方便,用户只要在SPC共享预付卡平台上购买主卡或将之前闲置的商户储值卡在平台上进行绑定,选择将自己的主卡共享出去,即可免费获得平台提供的预付卡履约保证保险。如果商家倒闭,平台合作的保险机构还将全额赔偿持主卡用户的损失。而对于单次消费的普通用户,他们只需在平台上领取一张附卡,到门店消费时出示自己专属的二维码,即可实现附卡与该门店最低折扣的主卡自动匹配,轻松获得相应的折扣和VIP待遇。据了解,主卡和附卡的交易将会全部由SPC共享预付卡平台来完成,主卡人也会实时收到附卡人使用主卡的消费记录。

共享健身场地: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

“在中关村这个地区,大家的工作压力都比较大,更需要像体育这样更加轻松的形式来帮助大家释放压力、放松身心,我们每周在北大都有固定的羽毛球训练,北大场地开放给我们,七个联合党委的党员都可以来,大家共享场地,形成一个我们热爱羽毛球的团体,积极性就又不一样了。可能一个人有时候会犯懒或者有一些借口不去锻炼,但是在一个团体里就会有一种参与感让大家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中关村海淀园企业第四联合党委书记田益栋说。
以此为例,现在很多运动爱好者们都成组织、成团体地进行体育锻炼,“健身去哪儿”就变成更加重要的问题。像田益栋所说,很多高校都开放运动场地给市民健身,百姓也得到方便。家住北京化工大学附近的王晓佳就说:“化工大学有一个大操场,晚上的时候从西门进,在操场上锻炼一下跑跑步,正好东门出,这样绕一圈一天的运动量就完成了。一个是免费,另外最重要的是学校里环境好,晚上安安静静地锻炼也很安全,碰到学校长跑队训练还可以看一下,得到指导。”
除了高校的场地共享,各体育场馆也是越来越多健身爱好者的共享空间。在北京西三旗地区的一家羽毛球馆,周末的健身气氛非常火热。“周末的场地基本都需要预约,来晚了就没地了。西三旗地区有大量的通勤人群,大家都有健身需求,现在手机也很方便,我们在手机平台上都开放预约,大家在手机上搜索健身场地,找到我们就可以直接预约,技术的方便让我们的场地能被越来越多人共享。除了羽毛球外,我们还新建了蹦床这些新运动场地,也给大家更多选择。”负责人娄佳虹说,“不过平时和周末还是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也推出区别票价还有夜场活动等吸引大家过来锻炼。”

W_21008640_19052409_by.jpg

共享健身器材:解决“有场地缺器材”的“痛点”

青岛市民刘杰自称是个“健身杂家”,篮球、足球、羽毛球样样玩得有模有样,但过去,苦于无法一次性携带太多体育器材,只能和其他健身爱好者“蹭”,还经常因为没有参与者败兴而归……近些年,在刘杰的家乡青岛城阳,健身器材共享成为了“圈内时尚”。

青岛市城阳区是全国闻名的“群众体育名城”,拥有登山路径400多公里、健身步道100多公里、口袋公园72处、运动公园37处。几乎遍布城阳各地的37处运动公园更是囊括了田径场、足球场、笼式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门球场等各种场地类型,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丰富的锻炼选择。也正因如此,“有场地缺器材”的“痛点”在城阳区尤为突出。

青岛市城阳区体育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地在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和部分运动公园等健身人群集中区域,投放了几台名为“十八变”的共享体育器材设备,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租赁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拍、羽毛球拍、陀螺、跳绳、空竹等器材,关键是价格很便宜,扫码简单注册后即可使用,无需押金,试运行期间(一年)每半小时使用费用只要1分钱,试运行结束后租赁费用也只是按照每半小时1元、1.5元、2元的标准,可谓十分亲民。

在城阳市民运动公园,记者就看到了“十八变”共享体育器材设备:它的外观是运动员骑自行车的钢结构,“自行车轮”里则是各一个智能租赁柜。这样的设计外观与运动公园的整体环境十分契合,甚至成为了公园里的一大亮点,不少人都在观看、研究。看到了“扫码就能一分钱租半小时器材”的宣传语后,不少人也操作起来,不一会,崭新的足球、篮球、球拍、跳绳等就到了居民手中。

“在城阳,我们希望借助‘共享经济’、‘互联网+’的新手段,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体育健身服务。‘十八变’共享体育器材设备让健身人群有了更好的健身体验,对于我们来说,投入的成本也不过是很低的电费成本,一举多得。与此同时,城阳区委、区政府还建立了‘互联网+全民健身’公众平台以及城市服务机器人、智能显示系统,提供智能化、全方位、专业化的健身服务。”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八变”运营公司则表示,计划在未来三年里,在全国三线以及三线以上城市投放22384台设备,尽管体育器材租赁业务本身收入不高,但可以借助共享体育、器材售卖、广告投放和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实现项目的营收平衡。

W_49509493_19062821_alj.jpg

共享健身器材:可以每天尝试不同的运动

健身本身是一件非常“经济实惠”的活动,可能只需要一双跑鞋、一套运动服和一颗恒心就可以坚持每天锻炼,但当你的锻炼需求不仅仅局限于跑步或是健身路径时,可能就需要购买一些健身器材了。

“北方的冬天太冷了,我觉得冬天每天坚持出去跑步太难了。”梅斌之前一直在浙江台州生活,刚来北京工作不久,北方秋冬早晨的温度成为他健身生活的一大阻碍。他说:“因为晚上回来的时间非常不固定,所以我一般都选择晨练,但是去年秋天的时候我发现早上实在坚持不住,就商量着和室友一起买了一台跑步机。”

梅斌是和大学同学一起合租的房子,两个人都比较喜欢健身,也喜欢边走边想事情,他说:“现在家用的跑步机非常便宜,而且不像健身房的跑步机一样占地面积很大,放在客厅谁想锻炼的时候随时都可以锻炼,虽然可能相比健身房的跑步机要‘单薄’和窄一些,但是不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健身,春天飘絮和夏天下雨的时候也可以坚持每天跑步,还省下了一笔健身房的钱,所以我觉得挺适合我们的。”

不仅是工薪阶层,很多大学生也非常偏爱共享健身器材。楚怡然觉得大学是最适合共享健身器材的。她说:“都说女生关系最好的时候就是在大学的时候,因为隔壁不是一个系就是一个学院的,相互之间都很熟悉,所以东西也经常互相借,像是哑铃、跳绳、毽子、羽毛球拍等大家出去运动之前都是先去几个屋子问一下,那个时候还比较流行的卷腹轮,也是一个人有了大家都会去体验一下,感觉非常适合没有固定运动项目又偶尔想要健身的学生人群,不用每个人都屯一大堆健身器材,又可以每天尝试不同的运动。”

共享健身器材也非常适合家庭成员。生活在一个三口之家的葛亮就说:“我们家对于健身的态度都有点‘佛’,运动量小的、能在家里进行的才会是首选,因此我和妈妈都比较偏爱瑜伽垫。她做瑜伽,而我做一些垫子运动,同样是一种器材共享。”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总)网出证(京)字第221号发证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89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