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产业>正文

北京冬奥带动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深山里显现冰雪热潮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9-02-01    作者:杨依军 李思远 王斯班

004_1.jpg

新华社武汉1月31日电(记者 杨依军 李思远 王斯班)大雾弥漫,山路蜿蜒。

从湖北恩施州宣恩县城驱车,前往位于武陵山脉七姊妹山的椿木营滑雪场,两个多小时车程,沿途多是荒芜。海拔到1600多米,积雪、冰凌映入眼帘。

深度贫困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谁会来这里滑雪?

走进滑雪场,虽然不是周末高峰期,但前来滑雪的游客人数并不少。或脚踩滑雪板,鼓起勇气尖叫着滑下山坡;或在教练指导下,滑得跌跌撞撞摇摇晃晃;或带着孩子铲雪戏雪,怡然自得……冰天雪地中,一片尽情释放自我的景象。

一位来自恩施市的滑雪初学者说,滑雪对南方人都是个新鲜事儿,可学会之后就会上瘾,特别喜欢这项由自己掌控节奏、速度,飘逸在白雪中的运动,“虽然路程要三个小时,但特别值”。

滑雪场老板唐宏伟是个精明人。在人生的前几十年,唐宏伟种过田、开过矿、养过牛、跑过运输,还搞过蔬菜种植。近年来,他挖掘椿木营乡“夏有凉风、冬有冰雪”的特点,在勾腰坝村开发特色旅游,生意搞得红红火火。

“利用在村里流转的山林地,夏季办风筝节、越野赛、露营节,冬季场地就一直闲置。”唐宏伟说,这两年随着冰雪运动在南方地区逐渐兴起,便投资3000多万元,平整场地、添置设备、邀请教练,建起这座小型滑雪场。

随着北京冬奥会临近,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爱上了冰雪运动。不仅在多雪的北方地区,在长江中游的湖北省,也建立起大大小小17座滑雪场。据湖北省体育局统计数据,2018年全省参加冰雪运动人数超过100万人次。

这股冰雪热潮,也吹到了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椿木营勾腰坝村。唐宏伟说,2017年开始运营后,首个雪季就接待4.8万人次游客,实现收入600多万元,“游客多来自咸丰、来凤等周边县市”。

南方滑雪场,存雪期短,主要靠人工造雪,电费、水费成本不菲。“但相对于大城市周边,在贫困山村办滑雪场,人工成本不高,首个雪季经营还有盈利。”唐宏伟说,虽然滑雪场整体收益不高,但对于闲置场地利用,尤其是带动扶贫成效明显。

“发展旅游,搞‘避暑+滑雪’,给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好处。”勾腰坝村党支部书记胡平说,过去不少村民一日三餐就是玉米、白菜拌着吃;现在旅游、滑雪引来大批游客,逢大型活动,乡里集镇旅馆一房难求。村民开办农家乐,卖土鸡、地头农家菜,收入不少,“最高的一户,三、四天能收入一万多元”。

勾腰坝村民齐春香夫妇都在雪场打工。齐春香做保洁,每月工资2000元;丈夫造雪,每月工资4000元。齐春香说,勾腰坝海拔高,冬天经常下雪,土豆收完后就没活儿可干,往年都是到浙江打短工。

“孩子马上要高考了,想在家门口工作,边工作边照顾孩子。”齐春香说,虽然雪场工作最多就三个月,但等雪化了,也就得准备开春播种新一季蔬菜了。“要是没有这份工作,就只能在家猫着,啥收入也没有。”

“避暑+冰雪经济”兴起,帮助贫困村民增收之余,也带来村容村貌的大变化。“外地客人多了,农户与农户之间为了吸引客源,相互比拼,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胡平说,现在村民们卫生习惯好了,打麻将的也少了,“勾腰坝村今年脱贫出列底气更足了”。

偶有闲暇,唐宏伟也会穿戴雪具,到雪场里体会那种放飞自我的感觉。45岁的他有个梦想:越来越多南方人爱上滑雪、爱上冰雪运动,自己的滑雪场吸引越来越多省内省外的游客……

深山冰雪厚,时闻欢笑声。

图片来源:新华社

0
0

细览button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总)网出证(京)字第221号发证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89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