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体育+互联网”概念持续升温,其生态圈和产业链正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与细化,对于发展全民健身来说,如何利用好新概念、新技术并非易事。近日,跟随全民健身小分队到南京实地调研,记者了解到,2016年11月上线运营的“宁体汇”惠及人次已超过58万,可以说是全国各地利用“体育+互联网”提供全民健身服务的典范。
简单便利,群众享受优惠
于2016年11月正式上线的“宁体汇”体育惠民服务平台是南京市通过“体育+互联网”手段向广大市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形式之一,具备信息汇集、场馆预定等多项功能。其中场馆预定功能对于当地百姓来说最具吸引力的,市民在“宁体汇”上进行在线支付,就可轻松预订自己心仪的场馆。简单便捷的操作,使“宁体汇”迅速在当地运动人群中积累良好的口碑。
“特别方便,我经常用‘宁体汇’!”正在健身馆内健身的南京市民常先生对记者说,他因个人工作时间不规律等原因,无法保证稳定的健身时间,而现下绝大部分健身馆都是通过月卡、年卡进行售卖的,这使得他难以下决心办理健身卡,而“宁体汇”所提供的方式,让他有空时随时可以以单次形式购买健身馆门票并到店健身,非常便利。“而且‘宁体汇’上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场馆,我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兴趣选择进行不同的运动。”常先生说,他已向身边很多朋友推荐了“宁体汇”。
除了向市民提供更灵活的售卖方式外,“宁体汇”还为市民提供了财政补贴,线上场馆中的一百余家都向公众低价、免费开放,且补贴并非通过优惠券等形式事后发放,而是在支付时直接减免。同时,“宁体汇”还与部分场馆协商,在场馆的非高峰时段开放1元优惠,甚至“免费时段”,提高不少市民对健身运动的积极性。通过“宁体汇”进行场馆的预定,已经成为南京运动爱好者中的“时尚”。
削峰平谷,场馆受“益”匪浅
运动人群享受实惠的同时,与“宁体汇”的合作场馆,也同样对“宁体汇”赞不绝口。
“有了‘宁体汇’之后,我们场地的空闲时段利用率大大增加了。”据悦宁体育俱乐部理事陈曦介绍,他是南京市区一处市外足球场的负责人,由于足球运动需要多人才能“玩得起来”,在工作日的白天,场地大部分时间处于空闲,而“宁体汇”上线低、免开放时段后,一部分消费者就会利用这些低峰时期前来球场,使球场不再处于闲置。“我们自己也会推荐消费者用‘宁体汇’进行预定,一方面更方便,一方面他们也能享受更多的优惠。” 陈曦说。
同样通过“宁体汇”吸引了不少新顾客的还有地处南京闹市区的未来水世界游泳馆。游泳馆副总经理陆维贤感慨颇多, “我们的游泳馆成立时间很久,作为‘宁体汇’的第一批合作场馆,在南京市拥有很高的知名度。”据陆维贤介绍,往常游泳馆接待的顾客以附近的住户居多,而“宁体汇”为他们带来了不少年轻用户,“这些用户对APP等购买方式很熟悉,而且不少人看到优惠价格后就会来到我们场馆。”而“宁体汇”的售价尽管低于到店价格,但由于政府的大力补贴,场馆的收益并没有受到影响,“这些以优惠价格到场的消费者,‘宁体汇’会通过后台数据对我们按月结算进行补贴,我们场馆的运营并没有受到影响,不少人在习惯了运动后还会成为我们的长期会员。”陆维贤说。
除了经济补贴,以及为“削峰平谷”增加场馆利用率之外,“宁体汇”还成为不少场馆的宣传渠道。“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减轻了不少宣传运营商的成本。”南京宝力豪运营总监贾丹丹说。南京有大量民营健身馆,这些场馆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宣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宁体汇”是政府建设的平台,在贾丹丹看来,与“宁体汇”合作本身就为场馆提供了一层信誉上的保障,“宁体汇”惠及的用户数量大,这成为了他们的重要宣传渠道,“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优惠价格调控,达到调整客流量‘削峰平谷’的作用,也节省了很多宣传运营上的投入。”
口碑爆棚,政府收获信任
对南京市政府来说,“宁体汇”同样让他们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这是宁体汇建设的初衷。”南京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南京市体育总会会长陈卫红对新体育网记者说。
陈卫红表示,最早创办“宁体汇”是想解决公共体育服务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些民营体育场馆和对外开放的企事业场馆信息没有好的宣传窗口,消费者不知道去哪里找,场馆在宣传方面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而‘宁体汇’能同时服务消费者和场馆双方。”而他们想要让“体育惠民”更加务实,就决定采取“体育+互联网”的手段,建立了“宁体汇”这样一个服务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实时查看整个南京的健身地点,包括小区内的所有健身点,我们已经做到了‘十分钟健身圈’百分之百覆盖。”
“宁体汇”上的政府补贴,也使消费者和经营者同时获利。截至2018年10月,“宁体汇”已有合作体育场馆121家,体育项目156个。“现在,各种类似平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但‘宁体汇’是政府信息平台,公信力很高。我们有专门的第三方监控部门,如果场馆有违规行为,我们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陈卫红说,这种精细化管理不光保障了市民在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利益,也为政府和经营者双方共同赢取了口碑,“我们给场馆的最大约束,并非是金钱,而是政府认可的合作单位的那块牌子,因为这涉及到了社会形象的问题。”
“借助‘体育+互联网’这种现代化的手段,我们减轻了很多麻烦,程序也更加便捷。”陈卫红说,未来“宁体汇”的功能还会继续强化,进行更多深度开发,“现在我们可以预定场馆、有信息汇总,未来我们还会有全民健身赛事的报名通道,以及体质检测和富有针对性的健身指导、运动处方等等,老百姓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要不断满足这种需求。”
借助“体育+互联网”的形式,“宁体汇”在南京落地生根,陈卫红总结了“宁体汇”的特点——让场馆更好找、让价格更优惠、让教练更好约、让服务更周到,“体育就是民生,我们要让大家一想到‘宁体汇’,就是政府在为大家办实事。”
图片来源:新体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