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体育网福建厦门3月11日电(记者 于帆)3月11日,2018中国田径协会马拉松年度新闻发布会在厦门召开,期间发布了《2018中国马拉松年度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主任水涛在解读《报告》时表示,马拉松这项运动在中国仍旧呈高速发展的态势,并且已经得到了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根据《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境内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规模赛事(800人以上路跑赛事、300以上越野赛事)共计1581场,同比增长达到43.46%。对于如此迅猛的增量,水涛表示,马拉松运动在中国依旧告诉发展,并且整体呈现出健康、稳定的局面,这与马拉松赛事的规范化管理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令人欣喜的是,马拉松赛事数量增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马拉松赛事的办赛质量也水涨船高,据了解,2018年度国际金银铜标赛事的总体数量再创新高,达到18场之多,超越捷克成为拥有国际标牌马拉松赛事最多的国家和地区,这说明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国际田联的高度重视和认可。水涛向记者透露,国际田联已经找到中国田径协会,把成都马拉松列入到大满贯赛事的考察范围内,一旦通过三年的考察期,那么成都马拉松将极有可能成为全球第七大满贯赛事。
当然,中国马拉松运动高速发展的同时,各类问题也随之出现,个别问题甚至上升成为舆论热点。“虽然我们一直在做培训和规范的工作,但(马拉松运动)发展实在太快,一些违规事件发生后,我们处置的速度和力度没有跟上,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水涛说道。
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正确面对,现在中国田径协会已经有所行动,在此次发布会上公布了《2019年中国马拉松管理办法新政》,这些新政的出台势必将进一步规范中国马拉松行业,继续推动中国马拉松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
此外,《报告》中还提到马拉松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不平衡。的确,有如此庞大的群体在从事马拉松运动,中国马拉松竞技水平不但不提高,反而出现倒退的迹象。水涛告诉记者,如何通过群众体育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是中国田径协会接下来的一个工作重点,目前协会正在研究配套政策,尝试以马拉松群体厚度助推竞技水平的提升,希望即将推出的中国马拉松俱乐部联赛能够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