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的音乐,热辣的舞蹈……在2019年中国广场舞大赛开幕式上,极具成都元素的变脸、熊猫以及川剧也被十分自然地衔接进来。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全国广场舞健身活动推广委员会、成都市体育局、简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年中国广场舞大赛(成都·简阳站)在四川省简阳市河东新区中心广场拉开帷幕。共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支代表队、72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尹国臣宣布比赛开幕,运动员代表和裁判员代表分别向大赛庄严宣誓。
新赛季有新气象
2017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广场舞健身活动的通知》,推动了广场舞的健康有序开展。2018年,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开展了“全国广场舞展演活动”,进一步让全国广场舞大赛、中国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全国广场舞公益培训推广等赛事活动广泛开展。
2019年全国广场舞大赛更名为“中国广场舞大赛”,也让赛事呈现了新气象,办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比赛的火爆程度也出乎意料。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业务一部主任余汉桥表示,广场舞大赛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规范十分重要。首先是国家级广场舞教练员的培训考试为规范大赛的专业化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运动员团队的技术规范提高了竞赛水平,最重要的是,多种形式的广场舞活动和不断推出具有特色的广场舞新套路则为广场舞大赛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余汉桥认为,推广健身广场舞,要健全规章制度,广场舞活动一定要在健康有序的条件下进行,并给切实需要的群众提供资源,如此才能标本兼治广场舞扰民和其他不文明现象。
广场舞文化走向世界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广场舞正在走向世界,更名后的中国广场舞大赛已将广场舞文化烙上了中国标签,炫舞民族风、弘扬民族文化,广场舞这种健康的运动休闲形式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大赛仲裁委员会主任马鸿韬说:“中国广场舞大赛已逐步成为民族文化载体。在舞台上,具有民族传统特点的舞蹈和表演成为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广场舞依广场而起,代表了社会结构转型的前进方向,重塑了社区公共生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既不是一种纯粹运动,也不是单一的集体聚会,广场舞以集健身、交往和娱乐为一体的运动形式悄然盛行开来,其象征意义也由此变得更加多元,所以说广场舞更像是多元文化的传递者。”
在生活中,不难发现广场舞大军中时常能见到外国人的身影,他们扭动着身子,跟着一首“中国范儿”翩翩起舞,外国朋友戏称广场舞为“中国式健身”,这种健身方式已深入到大街小巷,广场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然成为“中国式健身”的代名词,将民间民俗融入广场舞中推向世界,这样的民族文化一定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余汉桥介绍说,以广场舞为健身手段的人群数以亿计,“一亿人在跳,三亿人在看”,这对广场舞“走出去”已经有了很好的铺垫。中国广场舞大赛将会尝试邀请一些国外选手来参加。广场舞大赛的规则、条例及赛事指南也要印发中英文两个版本,以便广场舞的对外推广。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