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做引体向上究竟有多难?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19-05-22    作者:林剑 顾宁 王灿 冯蕾 刘昕彤

最近,一则关于初中生做引体向上的体能测试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上刷屏。湖北宜昌某中学一个班级做了一项引体向上体能测试,20个学生,有两个学生做了2个以上,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剩余的一个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单杠后几秒都坚持不了。

相似的新闻还有很多。据新华社记者统计,在2019年已公布自主招生简章的80多所高校中,测试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其中一项或几项的最多,测试项目包括50米或100米跑的只有约三分之一,测试引体向上的院校比例更低。

上海某知名高中参加了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抽查,60名高一男生参加,按照完成7个引体向上及格的标准,进行该项测试。结果能在测试中及格的不到三分之一。上海媒体记者通过对上海市黄浦区几所初中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尤其是体质偏胖的男生,完成引体向上这项测试的难度颇大。数量不少的学生甚至经过两年的锻炼,依然无法“成功达标”。

2017年2月,天津市某培训机构对近170名中考生进行的一场中考体育全真模拟测评中,选择引体向上的学生只占6.8%。

……

引体向上 工作向下

引体向上,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如今却成了不少学校的“老大难”。

北京市某中学体育教师告诉记者,按照2014年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三男生引体向上满分要达到15个,高一则是16个,而他负责的班级普遍都只能完成2-3个,一个也做不完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在中考时,不少男生都会选择掷实心球而放弃引体向上。

“相比于投掷实心球,引体向上的技术环节要复杂一些,牵扯到的肌群也更多一些,大体包括上肢肌群、后背肌群和腰腹核心力量肌群等,单纯强化一个肌群的力量,比如上臂肌群是很难短时间内提高成绩的。”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曙刚对记者说。

李曙刚同时分析道:“引体向上的问题一方面是技术难度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项目本身发展的问题,毕竟相比于现在很多其他锻炼方式、方法、手段,引体向上是比较枯燥的,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无法激发学生兴趣的项目,是很难有前景和未来的。”

如何让引体向上有趣?竞赛和游戏辅助是两个可供选择的方向。

从去年开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举办的“向上吧,中国!”全国全民引体向上大赛共举办了千余场赛事,营造了良好的全民健身、共同参与引体向上的氛围。尤其是大学校园内的比赛,参赛选手化身“学生偶像”,辅以一些全新的推广措施和手段,为传统的引体向上项目披上了时尚的外衣,培养了大量健身和潜在健身群体。

而针对引体向上所需要的上肢力量、背部力量、腰腹力量,在幼儿园、小学以及初中低年级段也可以尝试诸如趣味篮球、趣味挑扁担、仰卧起坐趣味接力、俯卧撑花式赛等活动,用更新颖、更对学生胃口,同样也具有锻炼效果的游戏、趣味活动做引体项目训练前的储备。宁波市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园长吴姿洁对记者说:“目前幼儿园普遍开展针对幼儿下肢的锻炼项目,足球、轮滑、啦啦操等,缺少针对上肢的体育锻炼项目,基于此,我幼儿园开展了趣味篮球,通过篮球锻炼,孩子们上下肢协调发展,身心健康,同时也培养了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信心,相信无论是将来尝试引体向上还是其他项目,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引体向上成绩不佳,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担心安全问题,鉴于此,也建议学校、相关单位、企业提升场地、器材的安全系数,引入保险机制,做到有备无患。”李曙刚说。

引体向上比较适合男生

引体向上是一个很常见的测试项目,不仅在中考和大学自主招生时设置了这个项目,甚至是专业体育院校的体操专项等入学考试中,也是一项身体素质测试的内容。

首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主任杨树东介绍说:“引体向上是一个需要克服自身体重的一个相对力量测试,也就是说,从单杠的悬垂开始,然后你要曲臂,使身体重心提高,杠应该拉到下颌的部位。”

经过调研杨树东发现,在现如今中、高考的考试中,有不少学生都避开了这个项目。这个现象的出现,大致归于现在青少年的存在两个极端:第一,就是肥胖;第二是营养不良造成“豆芽菜”体质。

“一旦肥胖以后,学生体重就会增大,上肢力量相对就减弱了,那么让他做引体向上完成的可能性就不大,甚至可能一个完整的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第二个‘豆芽菜’的形状,也不是正常的生长发育,‘豆芽菜’虽然很瘦,但是他的肌肉力量不够,所以按照要求也很难完成引体向上。”

杨树东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与孩子的训练方法有关系,训练方法不得当,不论“胖墩儿”或者“豆芽菜”,无论怎么做,进步不会明显。如果是“小胖墩儿”,那么需要在减重减重以后再练习引体向上,减重的同时,他的肌肉力量也在增长。以前也许做一个需要一天,或者一个都做不了,那现在可以做到两个、三个逐步增长。假如作为“豆芽菜”,就要练专门练上肢力量。

此外,杨树东还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引体向上练习方法:例如做不了引体向上或做的很少,可以先把脚放在地上,稍微有点儿支撑,然后做双手拉杠、臂屈伸的练习。

“体操专项的学生做引体向上,大多能拉到20个左右,这也是经过大概两到三年的练习的结果,练习的方法是通过斜面儿的、有支撑的练习等方式来训练。例如杠铃的练习等等,可以增加他的上肢力量,促使相对力量增加,这样的话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引体向上主要练习的是上肢。胸大肌、三角肌等这些肌肉力量增强了以后,引体向上的成绩自然会变好。比如,肌肉力量增强了,同时主要是练习的手臂和肩带力量。

杨树东表示,如果从力量练习的角度来说,引体向上应该是比较适合男生的项目。

1.jpg

考满分真得花时间

今年上高二的岳迪回想起自己的中考体育考试,尤其是引体向上项目,不免露出了难为情的表情,“我当年中考并没有选择引体向上,因为做起来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可能因为当时年龄小,力量也不太强,再加上自己本身对这个项目也有些抵触。因此,为了保险我放弃了引体向上。”回忆起当年体育中考,岳迪如是说。

“当时班里有一半的男生都没有选择引体向上。其实很多人是可以做引体向上的,只是如果选择其他项目,获得高分甚至满分的机会更大。因此,为了能保证取得更好的分数,大家还是放弃了。当然,也有一些人和我一样,属于力量不足型的,能做3至4个引体向上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对于大家的选择,岳迪回忆道。

难道引体向上真的如大家所描述的那样难吗?今年上大一的徐胜强不仅在高考体育考试中选择了引体向上,而且还取得了满分。对此,他表示:“我觉得引体向上只要肯下工夫练习,还是能取得进步的。”

徐胜强说:“开始我引体向上也不是很好,但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绩逐渐提高。后来考试中取得满分,除了自己努力以外,科学的训练方法还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如何练习引体向上,徐胜强表示,引体向上主要是靠背阔肌的力量,肱二头肌也会参与。因此,初期练习引体向上时,可以先练习直臂悬垂、屈臂悬垂、低杠斜身引体、俯卧撑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各部分肌肉力量有所提高后,再进行引体向上的练习。

其实,对于考生们来说,引体向上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勤加练习,以及科学训练,引体向上取得满分不是梦想。

运动形式不再单一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肥胖的学生也多了,体重过大是导致无法做引体向上的原因之一。而且引体向上看上去只是简单的一个动作,却需要将上半身的整个肌群都调动起来,由手臂、肩膀以及背部肌群协调发力来完成,光练某一个部位的肌肉肯定不行。试想一下,要用手臂以及肩背将60公斤的体重拉起来哪里那么容易?”来自河南鹤壁淇滨中学的体育老师葛为斌说道。

据了解,河南省中考项目为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这三个项目。掷实心球和引体向上异曲同工,“你想一下俯卧撑啊,举杠铃啊,包括扔实心球、铅球都可以练习上肢力量。单杠项目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的孩子比较文弱,初中阶段学校和老师也不愿意让学生多练引体向上。”

2.jpg

葛为斌接着说道:“过去人们喜欢从小吊单杠,自然能做很多引体向上,但是这也是过去运动项目单一的一种表现。现在孩子们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像是足球训练、比赛,游泳项目的培训,排球、篮球的训练,包括地掷球、藤球等小众项目也都有涉及,不必拘泥于非要做引体向上。对于普通的中学生,相较于锻炼上肢,还是侧重于综合体能的锻炼和体育精神的的培养更重要。”

在北京工作的小任回忆道:“小时候能做引体向上,因为我上肢力量比较强,同学之间这个差异还挺大的。多的能做二三十个,有的是一个也做不了,但是一个也做不了的有的还是运动健将,所以也不是说体质差,体能有问题,用引体向上这一项来测试体能有些片面了。大学体测的时候大家要测引体向上的时候就很头疼,甚至有时候还会让人替考。”

“做引体向上的话要先有一定的体能基础,辅以俯卧撑、哑铃以及必要的有氧运动,用综合体能做支撑。”葛为斌提醒道。

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掷实心球还是引体向上?对于中考体育的选择项目,刘浩云说,“我选的是实心球。”刘浩云是北京一名初二学生,“我们是从初一开始练的,入学之后先进行基本测试,比照中考的得分要求和自己的完成情况选择项目进行预选,然后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基本确定了自己的中考项目。”刘浩云说,现在体育中考早已不是依靠最后几个月突击了,体育老师说初中三年的时间会将正确的动作要领交给我们,课上进行指导并纠正错误,不仅可以很好地避免身体因为突然的高强度训练而受伤,还能让自己的身体素质慢慢变强,希望到初三的时候体育成绩不是靠临时抱佛脚。

谈及为什么没有选择引体向上,刘浩云说:“我在初一的时候也尝试过,因为觉得一下一下地向上拉特别帅,但怎么也做不上去。选择实心球后其实也同时练过一段时间引体向上,现在也最多仅能做两三个,与中考要求的满分成绩相差太远,不过确实觉得自己上肢更有力了。”

引体向上相比实心球就会给很多人一种难度系数较高的感觉,很多人说学生怕难才选择实心球,但其实有些有着一股拼劲的男生也是“含泪”放弃了引体向上,江苏的初一学生徐洋说:“实心球因为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多多少少成绩都不会太惨,但是引体向上不同,看着简单,好像只是将自己的身体向上拉,但是真正上杠之后就会发现身体太重,意念都不足以支撑自己向上做一个。”尽管实心球成绩也不好,但是徐洋无奈还是选择了它,“因为我现在才初二,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练习,不像引体向上,觉得完全‘带不动’,看不到希望。”

近几年青少年体育备受重视,不仅有多姿多彩的休闲体育和冬夏令营活动,还有各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比赛,而体育中考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众多选择中,学生也需要自己量力而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总)网出证(京)字第221号发证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89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