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在江苏镇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早在1999年,镇江就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象棋之乡”称号。镇江曾先后为省队、国家队输送了象棋国家特级大师张国凤,国家象棋大师童本平、廖二平、李群,棋协大师徐旭霞等一批优秀棋手。
然而,和其他城市一样,镇江也出现过中国象棋的社会关注度远远落后于围棋和国际象棋等现象。
“象棋之乡决不能出现人才梯队的断层。”发现这种情况后,镇江市棋类协会、棋院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把这句话“兑现”。
于是,最近几年在镇江便有了一种“新潮流”: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与市棋协、棋院达成共建合作协议;越来越多的中国象棋选手走进校园,在学校的固定教学内容中加入了中国象棋的教学元素;越来越多的中国象棋赛事在镇江展开……
在众多“全国棋类特色学校”中,镇江市红旗小学以“将中国象棋作为传统项目进行打造”的独特路径,探索出了中国象棋扎根基层的新路。副校长汪萍介绍说,从2014年开始,所有新入学的学生,都必须接受普及性的棋类教育。学校还把棋类课程纳入课表,每月安排一个晨会、一节正课、一次班队活动,保证课时专时专用;形成棋协派驻专业教练、学科兼职教师的“双师”队伍,确保棋课的专业性和融合化。
不仅如此,学校还开发了两套棋类教育教材,一套是教会学生下棋的棋技教材,另一套是培养学生品格情操的棋道教材,充分挖掘棋类运动的历史渊源、棋人轶事,形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棋技教材相得益彰的精神读本。
城市小学如此,乡镇小学也不落后。
镇江下辖的句容市郭庄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目前学校在一、二年级开设了象棋普及课,每班每周一节,培养学生的象棋素养。围绕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这条主线,学校还成立了不同层级的两个学生社团:“楚河汉界”象棋普通社团和“金戈铁马”象棋提高社团。
镇江在制造校园外的浓厚氛围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充分发挥协会棋类培训优势便是重要一环。多年来,镇江利用放学后及假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强化训练,组织学员参加每年的“红旗杯”省少儿棋赛和“新秀杯”市少儿棋赛,通过开展市级中国象棋联赛的方式,吸纳“好苗子”进入市象棋队,并逐步推荐至省象棋队。
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逐步形成校园教学—社会化培训与业余训练结合—专业队训练的模式,以期实现中国象棋后备人才社会化选拔新突破以及中国象棋产业开发、群众推广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