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产业>正文

体育企业多元化发展是把双刃剑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19-05-17    作者:王世让

有“户外用品第一股”之称的探路者日前公布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去年实现营收19.92亿元,同比下降34.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82亿元,同比下降114.4%。这也是在创业板上市的探路者连续第二年交出亏损的成绩单,2017年探路者迎来上市后的首次亏损,亏损额为8485万元。

探路者的业绩“变脸”始于2015年,这一年探路者开始多元化发展,涉足旅游服务和大体育,在2015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净利润下降后,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探路者已连续13个季度净利下滑。2015年,探路者营业收入为38.08亿元,达到历史高点。2018年营收额只有19.92亿元,和2015年营收相比几乎腰斩。

在谈及2018年亏损的原因时,探路者在公告中表示,非户外主业的其他业务经营亏损,以及2018年度计提的商誉、投资和资产减值累计金额将在2亿元以上,导致2018年业绩出现亏损。

探路者在公告中表示,今年第二季度将会继续推进聚焦户外用品主业相关战略举措的落地实施,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户外用品主业的健康发展。

不只是探路者,安踏、李宁、中国动向等体育品牌也先后开始了自己的多元化之路,这其中有亮点也有败笔。

安踏被认为是国内体育品牌多元化的标杆,其品牌从最初只有安踏一个品牌,到逐步创立或者收购安踏儿童、斐乐、斯潘迪等多个品牌。其中在2009年以约6亿港元从百丽国际手中收购过来的斐乐中国业务,发展到2018年,已经贡献了当年安踏超过35%的营收。今年3月,以安踏为主的投资集团又以4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71亿元)的价格,完成对芬兰知名企业亚玛芬体育的要约收购,将包括始祖鸟、萨洛蒙、威尔逊在内的多个高端户外、极限运动服饰、滑雪设备、鞋履、配件品牌收入囊中,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李宁近年来同样收购了意大利运动品牌乐途,还有法国艾高等,但这些品牌对李宁的营收贡献微乎其微。

与安踏、李宁、特步等品牌专注于体育用品领域的多元化不同,拥有卡帕业务的中国动向,把投资业务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二驾马车。2018年业绩报告显示,中国动向当年营收17.06亿元,和公司在2012年创下的42亿多元的最高营收相比,跌去近60%。

国内的体育品牌应该走多元化还是专业化的发展道路?著名经济学家钟朋荣曾撰文指出,企业走不走多元化还是要量力而行,而无论是专业化还是多元化,企业都要注意“尽量不做非相关的多元化”,“规模不要过度膨胀,适可而止”,“空间布局上不要太分散,要适当集中”。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总)网出证(京)字第221号发证机关: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289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