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编辑部策划了“年度健身目标”的选题,采访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健身层次人群的年度健身构想,大家大都侃侃而谈,目标不断。转眼半年过去,年中倏忽而至,大家的目标实现了么?这正是本期选题的由来。
采访过程中得知,不少人坚持锻炼,无论是什么年龄段都取得了不错的锻炼效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难过“懒惰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但“小目标”难以实现,就连“大方向”都没能稳住。事实上,对于健身锻炼来说,最难的就是坚持、养成习惯。叶圣陶说得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健身者要知道健身的好处,更要知道不健身的坏处。只有全社会形成人人健身的风气,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才能早日实现,才能为健康中国增光添彩。
另一方面,健身习惯的养成,还要建立在科学健身的基础上,尤其对于中老年健身群体来说更是这样。不科学的锻炼习惯,不但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有可能造成伤害,有违锻炼初衷。
但愿年底我们进行“年度健身目标”盘点时,有更多人愉快地表示“完成了小目标”,更希望通过我们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选择健身、习惯健身、爱上健身,遵从科学健身的理念,让“健康”属于更多人。
20岁,找到问题继续努力
春夏之交,标志着一年即将过半,换季时节总是给很多人带来困扰。有些人因为季节更替致使身上出现不适,也有些人是因为变胖而发愁自己为什么又没衣服穿了。
当处在20多岁的年纪时,大多数人还十分在意衣着是否光鲜,外貌是否靓丽。不过,对于久坐不动的人们而言,打开衣柜试穿去年的衣服时,则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过程。25岁的葛箐最近就遇到了这个烦恼,“如果去年买的衣服非常合身,那今年十有八九会无法再穿。经过一个冬天,我经常会胖出不少,现在就面临着不减肥就得重新买衣服的痛苦。”
减肥还是买宽松的衣服?葛箐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春节后我制定了健身计划,办理了健身卡,希望通过健身保持苗条的身材。”同时,葛箐还尝试了和朋友组团健身,相互监督,不吃晚饭和含糖量高的食物。不过,现在看起来效果并不明显。“我尝试了很多方法,但是最终都没坚持下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葛箐没能坚持好自己制定的健身计划,现在说起来,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找到问题就要解决,她说:“我健身时最大的问题就是稍微一累就想放弃,总想明天再练。于是明日复明日,健身计划就被拖延了。其实,我在制定健身计划时,并没有把健身强度定的太大,锻炼后也不觉得太累,所以,如果能一周坚持四次应该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葛箐认为在组团健身时,还要和朋友相互监督,“之前我们建了一个监督群,里面有13个人,但是现在真的按之前的目标和计划锻炼的只有两人。监督群已然变成了找借口的偷懒群,这也是前段时间健身失败的原因。”
“我在健身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有一点我觉得是优点,就是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较为切合实际。”葛箐说,“我没有给自己定下用多长时间减多少体重的目标,而是希望循序渐进,让自己瘦下来。所以,下半年我也会继续坚持这个目标,不过要在这个目标前增加一个定量,就是每隔一天坚持健身一次,否则没有压力,也容易导致自己不想练就不练了。”
不再买新衣服,坚持落实好自己的健身计划,是下半年葛箐为自己制定的健身计划。
30岁,收获健康弥足珍贵
“不论什么年纪开始健身都不晚,想做的事情就要立刻去做,何必在乎那些条条框框。”今年35岁的张林淡然地说,算起来他从开始注重健身到现在已经两年的时间了。
“当时第一次走进健身房是我表弟拉我去的,我想着,进都进了,就试试吧,反正也没有坏处。”当记者问他为何开始健身时,他是这样回答的:“人不能不服老,过了三十岁,稍微不注意,一些身体素质指标就会逐渐下滑。有时会头晕,坐久了还会腰疼,健身促健康,所以我就想试试。”
“我觉得健身只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就可以成功。”已经临近6月了,又快到一年的年中,回想年初时定下的健身计划,张林总结道:“我年初定下的计划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比如我不仅在健身房里骑动感单车,还会参与户外骑行。傍晚在河边吹着风骑着车格外的惬意舒服。在健身的过程中,我还认识了很多有相同爱好的人,大家经常相约一起骑行,每周能参与二至三次户外骑行,不仅锻炼了身体,而且收获了友谊。”
除了骑行,对于平日里是如何进行健身训练的,张林说:“我一直都是按照教练的指导来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有氧运动能锻炼人的心肺功能,增加体力,使我有一颗健康的心脏。到健身房进行半小时的有氧运动,再针对腰背部进行锻炼,使腰背肌得到加强。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现在身体变得健康了,头也不晕了,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
都说人变老,心也会跟着变老。但张林通过健身,不仅改变了身体,更改变了心态。参与健身所带来的不只是肌肉与健康,更能传递一种正能量,让人始终充满阳光与活力,这些才是弥足珍贵的东西。
40岁,临近中年也要健身无悔
“四月不减肥,夏日徒伤悲。实话实说,我是前年给自己办的健身卡,还是同事和我一起办的。当时我还计划要把老公带入健身队伍,我们一起动起来。结果两年过去了,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别说带动老公了,我自己的卡都延期办了两次。今年,健身卡实在没法再办延期了,于是我才再次投入到健身计划中。”来自河南鹤壁的中学教师王素文幽默地说道。
不过王素文也很坦诚,人到中年健身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很喜欢运动,学校经常组织徒步、竞速比赛,我也是积极的参与者。可是一进了健身房,各方面其实是跟不上的。而且女儿中考要操心,还有工作上的各种事。所以,只有真的努力调适自己,认真执行健身计划,才能真正见效。其实,四十多岁的我,身体上一些小毛病也开始逐渐显现,现在趁着还有体力,我计划要上强度,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有利以后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健身,王素文利用空闲时间坚持锻炼。同时,还要克服种种诱惑,“平时朋友约着吃饭、逛街,我能推的也都尽量推了。为的就是坚持健身,同时也是给孩子做个榜样。经过半年的坚持,现在我的身体状态确实好了很多,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爱感冒,人也变得更有活力了。”
上半年养成健身习惯以后,王素文稍稍有些轻松了,“现在,健身也不仅仅局限于健身房了,跑步、游泳、骑行都是不错的运动项目,管住嘴、迈开腿,再给自己加上强度,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我现在才是真的爱上了健身,下半年我会继续坚持,争取收获健康快乐的生活。”
50岁,知“天命”更要知“科学”
54岁的西安市民曹善倩从事医务工作,长期高强度伏案工作,让她颈椎、脊椎都出现了问题,考虑到尚未退休,所以一直没进行检查治疗。前些年,在同事的建议下,曹善倩加入了广场舞队伍,通过跳广场舞,她的颈椎、肩胛的灵活程度、轻松程度有了不小的改善。
今年,在邻居的建议下,曹善倩开始接触放风筝,把放风筝作为新一年健身计划的重要活动之一,在他看来放风筝的过程就是对颈椎、脊椎的最好保护、修护,还能走到郊外、陶冶身心,何乐而不为?
然而,健身计划没有执行多久,她就在一次放风筝的过程中突然晕倒,家人紧急将其送到医院,医生表示,曹善倩已经出现了椎管狭窄的症状,放风筝不但不利于调理颈椎、脊椎病,还会因为长时间颈部后伸压迫神经,导致晕倒。
无独有偶,59岁的廊坊市民李志刚也是听从了老朋友的建议,今年在制定健身计划时,将年轻时的乒乓球爱好重新捡起,每天打球时间都在三个小时以上,想以此强健身心。谁料不久他就检查出了肩周炎,不但无法挥拍,就连日常提拿重物、手臂后伸都很难完成。
对此,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医疗中心主任兼运动医学科主任厉彦虎介绍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身需求旺盛,以往健身的“低频群体”50岁左右的人群也逐渐成为健身主力军,这部分人群有消费能力、健身执行力,但往往缺乏科学健身指导,更愿意接受不明渠道的信息、身边人的信息,罔顾科学与否。
“对于常人来说,进行放风筝活动确实是陶冶情操、保持颈椎弧度的健康运动,可一旦患上颈椎病尤其是比较严重的颈椎病,放风筝不但不利健康,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对于人体的生理结构,想要保持健康的颈椎、腰椎状况,最好从小坚持仿生爬行训练,中国传统的五禽戏中出现大量的仿生爬行动作就是最好的例证,但同样对于颈椎、腰椎病患者来说,患病后就尽量不要进行仿生练习了,不但不利身体健康还有可能有害。乒乓球也是不错的锻炼项目,但中老年人锻炼还应考虑循序渐进,强度偏大的对抗性项目可以尝试,但不应太频繁,从健康的角度考虑,徒步走应该是锻炼全身肌肉、风险又相对较小的健康运动选择。总而言之,不论是制定健身计划,还是执行健身计划,都要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想当然、道听途说。”厉彦虎说。
60岁,参与健身贵在坚持
去年年底退休的崔勇,在新年时定下了健身计划,每天健身一小时,学习一项新的健身技能,争取在年内参加一次健身比赛。看起来不是很难的健身计划,对于崔勇来说,同样需要认真完成。
“我当时制定健身计划时就考虑要贴近现实,不能眼高手低。我上班时参加健身活动不多,除了每天晚上散散步,几乎就没有其他运动了。退休后,我还是选择从基础开始,每天健步走30分钟,然后和街坊大哥学习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和五禽戏。如今半年过去,我基本掌握了相关的动作要领,不过还要勤加练习,争取年底参加一次比赛,感受健身赛事的魅力。”谈到自己的健身计划,崔勇如是说。
与崔勇同为年过六旬的赵广志,今年已经66岁了。平时热爱体育运动的他,每天都会到家附近的地坛公园练习太极拳,周末还会和朋友打场乒乓球或是跑跑步。不过,最近几个月他却没有按时进行健身,究其原因则是赵广志当上了“姥爷”。“平时需要帮助女儿照看小宝宝,所以健身的时间就不固定了。但是为了能尽可能地多参加健身活动,我把原来的健身计划化整为零,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锻炼。虽然效果不及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锻炼,但是只要动起来,就比不参加锻炼强。”谈到自己的健身活动赵广志说道。
其实,现在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环境、天气等因素,不少人的健身计划常常被打断,此时若把健身计划“化整为零”,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不过,分段健身也一定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
通常来说,大多数人参与的体育运动多为有氧运动。有氧运动的好处在于强度低、有节奏,消耗体内的脂肪,有利于锻炼身体以及减肥瘦身。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徒步、跑步、游泳、骑行、太极拳、健身操等。在这些项目中,像徒步、跑步、骑行等,可以适当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去健身。但是,需要注意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众所周知,有氧运动需要进行30分钟以上时才能起到理想健身效果。因此,这点需要注意。以跑步为例,如果一周计划跑步20千米,采取平均每天跑5千米,每周跑4次来完成计划,从健身的角度是可行的。但是,如果第一天只跑1千米,而第二天突击完成剩余的19千米,那就不妥了。
因此,像赵广志这样遇到时间较紧时,分散时间去健身一定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否则不仅达不到健身效果,还会有损健康。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